什麼是技術指標,以及您如何在交易策略中使用它們?
技術分析被用於許多金融領域,但最常在外匯、股票、指數、商品和加密貨幣等市場中實施。

技術指標分析當前和過去的市場數據,以幫助預測未來的價格趨勢。這些指標是基於多個因素的數學計算,例如歷史價格數據和交易量,然後將結果繪製在圖表上。它們可以成為交易者技術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更深入了解市場行為來改進和完善價格預測。
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交易指標的主要類別,例如動量指標和趨勢指標,並查看一些具體例子。
領先和滯後技術指標的區別
領先和滯後指標是在技術分析中評估市場趨勢的重要工具。領先指標發出潛在未來市場動向的信號,而滯後指標則根據歷史數據確認趨勢。交易者依賴這兩者來更好地理解市場行為和改善決策。
領先技術指標
領先指標,也稱為動量指標,利用過去的價格數據來預測潛在的市場動向,"引導"價格變動。這些工具可幫助交易者預先預測價格變化,使他們能夠在趨勢開始前及時進入或退出持倉。
- 常見用途:識別超買或超賣情況,以確定進出場時機。
- 風險:儘管它們具備預測能力,但領先指標經常產生假信號。因此,交易者通常將它們與滯後指標結合使用,以進行驗證。
領先指標的線在實際價格變化前顯示市場的漲跌,正如下圖所示。正因如此,領先指標通常可以判斷市場是否超買或超賣,這有助於交易者決定何時進出市場。

範例:
- 隨機震盪指標
- 斐波那契回撤
- 相對強弱指數(RSI)
滯後技術指標
滯後指標,又稱趨勢指標,分析歷史價格數據以確認現有趨勢及其強度。由於它們落後於價格行動,因此反應較慢,但可以通過降低因假信號行動的風險來提供交易者更大的信心
- 優點:對於趨勢或波動市場非常有用,能夠可靠地確認趨勢
- 缺點:由於它們在價格變動後才反應,交易者可能會錯過行情的早期階段,潛在地犧牲部分盈利
下圖顯示滯後指標出現在價格變動之後。這意味著任何關注市場的人在指標確認之前就會看到價格變動。

範例:
- 移動平均線
- 布林線
- 移動平均收斂背馳指標(MACD)
同時使用兩者以達平衡策略
良好的交易方法結合領先指標和滯後指標。領先指標能預測市場走勢,而滯後指標則確認趨勢,形成識別機會和管理風險的完整系統。
交易中最常見的領先技術指標
相對強弱指數(RSI)
相對強弱指數(RSI)是一個受歡迎的技術分析指標,作為振盪器使用,衡量當前價格相對於歷史價格的強度。作為一種動量指標,RSI測量近期價格波動的幅度,提供有關市場趨勢和未來價格逆轉的信息。其用途包括:
- 產生買賣信號
- 跟踪價格方向
- 識別超買和超賣狀態
- 提醒交易者潛在的趨勢逆轉
關鍵的 RSI 水平和信號
- 超買區(>70):RSI 值超過 70 可能表明資產超買即將逆轉或回調。
- 超賣區(<30):RSI 水平低於 30 表示價值被低估,可能出現上升逆轉。
- 買入信號:當 RSI 超越 30 線時發生。
- 賣出信號:當 RSI 跌破 70 時發生。
_with_overbought_and_oversold_signals_indicated_by_arrows_showcasing_market_trends.jpg)
自訂 RSI 期數
預設的 RSI 設定基於14天的時間範圍;然而,交易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策略進行調整:
- 短期時間(例如7天):增加 RSI 的敏感度,導致更頻繁的買賣信號。
- 延長期數:平滑波動以減少信號的數量。
RSI 在市場趨勢中的行為
- 上升趨勢市場(多頭):RSI 通常在40到90之間波動,其中40-50區域為支撐位。在強勁的漲勢中,資產可能長時間保持超買。
- 下降趨勢市場(空頭):RSI 從10到60運行,50-60區域為阻力指標。在長期下跌趨勢中,資產可能維持超賣。
通過分析這些 RSI 模式和水平,交易者可以對市場的進出點做出更明智的判斷,並根據交易風格和市場條件調整指標的參數。
移動平均匯聚背離(MACD)
移動平均匯聚背離(MACD)指標是一種基於動量的工具,用於趨勢交易。雖然它被歸類為震盪指標,但不常用來判斷超買或超賣狀態。在圖表上,它顯示為兩條無限制變動的線,這兩條線的交叉產生類似於雙重移動平均法的交易信號。
MACD 上穿零線為看漲信號,表示上升動能。反之,下穿零線則視為看跌,表示下降動能。此外,MACD 在零線下方轉向上升時,暗示潛在的看漲趨勢。另一方面,在零線上方轉向下降時,表示可能的看跌趨勢。
當 MACD 線從信號線下方穿到上方時,被視為看漲指標;信號線下方越多的交叉表明信號強度增加。相反,當 MACD 線從信號線上方穿到下方時,被認為是看跌,且在跨越零線上方越多的情況下,信號更強。
在交易區間內,MACD 通常產生假信號,快線反覆上下穿過信號線。在這種不確定時期,交易者通常避免根據 MACD 信號行動,或關閉現有頭寸以減少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當 MACD 與價格走勢的背離變得更強時,表明與 MACD 交叉信號的一致性和增強性。

布林帶
布林帶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分析工具,有助於交易者評估價格波動以及識別潛在的買賣信號。其主要組成部分是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和一種基於標準差(SD)的價格波動測量。
布林帶的組成部分
-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SMA是通過將某一特定期間內的收盤價格相加,然後除以期間總數來計算。例如,20日SMA是通過將過去20天的收盤價相加,然後再除以20得到。
- 標準差(SD):標準差測量價格在平均值周圍的變動幅度,用來量化波動性。通常使用與SMA相同的期間來計算。
- 上軌和下軌:上軌是通過在SMA上加上一個設定的標準差數(通常為兩個)而形成的,而下軌則是通過從SMA中減去相同數量的標準差形成的。這形成了一個隨著波動性增減而動態調整的通道。
獨特特點
布林帶的獨特之處在於結合了趨勢測量(通過SMA)和波動性測量(通過標準差)。這種雙重方法使其在識別下面幾種情況時特別有效:
- 高或低波動性時期:在高波動性時期,布林帶會擴大;而在低波動性時期,布林帶會收縮。
- 潛在的價格反轉:當價格運動接近或超出布林帶時,可能顯示出市場超買或超賣的狀態。

視覺和策略用途
作為視覺指標,布林帶讓在價格圖上觀察動態波動性變化變得簡單。交易者常分析:
- 帶寬:上下布林帶之間的距離表示波動性。
- 價格相對於布林帶的位置:評估潛在的趨勢或反轉。
隨機指標
隨機震盪指標是一種受歡迎的技術分析工具,用於衡量市場動能並識別潛在的買賣信號。它比較資產當前的收盤價與特定時間內的價格範圍。基本原理是,在牛市趨勢中,收盤價往往接近範圍的上端,而在熊市趨勢中,則更接近範圍的下端。
隨機震盪指標的運作原理
- 隨機震盪指標在圖表上以兩條線顯示:
- 震盪線:表示指標的計算值。
- 信號線:震盪線的移動平均,提供更平滑的信號。
- 這些線在0到100之間波動,關鍵水平:
- 高於80:表示超買狀態。
- 低於20:表示超賣狀態。
關鍵信號
- 買入信號:當震盪線越過20水平時,可能表示一個買入機會。
- 賣出信號:當震盪線跌破80時,可能表示一個賣出機會。
額外洞察
- 背離分析:如果震盪指標上升而價格趨勢下降(或反之),可能暗示即將的價格反轉。
- 動能與價格關係:
- 若隨機指標顯示價格接近範圍的高位且動能放緩,這意味著趨勢可能轉弱並反轉。
- 相反,若價格接近範圍的低位且動能增加,趨勢可能加強並延續。
平均真實波幅(ATR)
平均真實波幅(ATR)是一種技術分析指標,通過計算資產在特定時期內實際價格範圍的平均值來衡量市場波動性。它考慮了價格缺口和波動,使其成為理解市場動態的可靠工具。
ATR的主要特點
計算時段:
- 標準ATR計算使用14個時段,但交易者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時間框架:
- 較短時段(2–10):捕捉近期波動。
- 較長時段(20–50):衡量長期波動。
解釋:
- ATR擴大:表示市場波動性增加,每根K線的價格範圍更廣。價格反轉伴隨ATR上升則表明變動的強度。
- ATR收縮:表明波動性減少,通常出現於橫盤或盤整市場。
方向中立性:
- ATR不指示趨勢方向;它只測量波動的程度。ATR擴大可能來自於買入或賣出壓力。
高低ATR值:
- 高ATR值:通常在急劇的價格變動(上升或下降)後出現,可能維持時間不長。
- 低ATR值:通常出現在價格變動或盤整期間,表明市場活動減少。這可能預示著延續或反轉的潛力。
ATR的實際用途
基於波動性的止損和進場點:
- ATR是一個設置止損水平或確定進場觸發點的有價值工具。不同於固定金額或百分比止損,基於ATR的止損會根據市場狀況調整,考慮波動性變化。
- 一種常見的方法是使用ATR的倍數,例如1.5倍ATR,以適應急劇的價格變動或突破。
趨勢確認:
- 趨勢期間ATR的擴大值表明強勁動能,而盤整期間ATR的收縮值可能預示著突破或反轉。

最常見的滯後指標
標準差指標 (SDI)
如何在交易中使用 SDI
測量波動性:
- 標準差將價格變動的範圍與其移動平均相關聯。
- 高標準差表示價格與其移動平均之間有更廣的範圍,反映出更高的波動性和分散的價格柱。
- 低標準差表示價格與其移動平均之間的範圍較小,反映出波動性降低和緊密集中排列的價格柱。
解釋價格行為:
- 標準差上升的價格變動顯示市場中高於平均的強勢或弱勢。
- 平靜的市場中,標準差下降,顯示價格活動穩定。
- 標註市場高點和底部的價格趨勢之財務圖表,表現市場波動性及拋售信號。

透過標準差獲得的市場見解
市場高點:
- 增加的波動性(短期):反映出交易者的緊張和不確定。
- 減少的波動性(長期):表明牛市成熟,經常表示穩定。
市場低點:
- 減少的波動性(長期):暗示市場停滯的特性,如冷漠和無聊。
- 增加的波動性(短期):通常源於恐慌性拋售,顯示潛在的逆轉或投降信號。
斐波那契回撤 (Fibonacci retracement)
斐波那契回撤:用於確定支撐和阻力
斐波那契回撤工具是廣泛使用的技術分析指標,透過斐波那契數列中的數學關係來確定潛在的支撐和阻力位。這些回撤水平提供關於可能價格目標和市場轉折點的見解。

如何使用斐波那契回撤
繪製工具:
- 在兩個極端價格點之間繪製趨勢線,例如顯著的高點和低點。
- 該工具在斐波那契水平上繪製六條水平線:0.0%、23.6%、38.2%、50%、61.8%和100%。這些水平代表所選高低點之間回撤的百分比。
支撐和阻力水平。
- 關鍵水平(23.6%、38.2%、50%、61.8%):這些水平常作為支撐或阻力,讓價格暫停或反轉。
- 價格經常在恢復原來走勢之前回撤先前趨勢的一部分,通常與斐波那契水平對齊。
如何在交易中使用斐波那契回撤
支撐和阻力識別:
- 交易者使用回撤水平預測價格可能發生調整的區域。
- 這些水平還能根據市場走向作為進出場點。
趨勢延續:
- 在上升趨勢中,價格可能回撤至斐波那契水平後再繼續上行。
- 在下降趨勢中,價格可能回撤至斐波那契水平後再持續下跌。
計算斐波那契水平
斐波那契數列是一系列數字,其中每一個數字是其前兩個數字之和:1,1,2,3,5,8,13,21,34,55,89,144,233,如此類推。
回撤水平從這個數列中的比率而來:
- 23.6%:由將一個數字除以其向前兩位得到(例如21 ÷ 89 ≈ 0.236)。
- 38.2%:由將一個數字除以其向前三位得到(例如21 ÷ 55 ≈ 0.382)。
- 61.8%(黃金比率):由將一個數字除以其緊接的下一位得到(例如21 ÷ 34 ≈ 0.618)。
平均趨向指數(ADX)
了解平均趨向指數(ADX)
平均趨向指數(ADX)是一種短期技術指標,適用於任何市場條件,包括牛市和熊市或波動性高低的時期。它通過對方向運動(DM)線於指定時間內的平均值進行計算來衡量趨勢強度,無論趨勢的方向。這些DM線是通過當前高低價格計算得出。
ADX的關鍵特徵
數值範圍:
- ADX在0到100之間波動,類似於RSI和隨機指標。
- 讀數超過25通常表示強勁趨勢。
- 讀數低於20暗示趨勢的缺乏。
- 讀數在20到25之間通常被視為中性且缺乏清晰的解釋。
強度與方向:
- ADX線衡量趨勢的強度。
- 兩條伴隨的線,DMI+(DI+)和DMI-(DI-)確定趨勢方向:
- 如果DMI+高於DMI-,則趨勢為正(上升趨勢)。
- 如果DMI-高於DMI+,則趨勢為負(下降趨勢)。
解釋ADX信號
上升的ADX線:
- 無論趨勢方向如何,表示趨勢增強。
- 趨勢跟隨策略,如移動平均線或通道突破,在ADX上升時可能表現更佳。
下降的ADX線:
- 暗示現有趨勢正在減弱或者市場正成為震盪格式。
- 在此情況下,趨勢跟隨系統可能產生較不可靠的信號。
不常見的讀數:
- ADX讀數超過60雖然罕見,但表示強勁的趨勢。
示例(如上)與見解
- 在所提供的示例中:
- ADX線在27,暗示了當前的強勢趨勢。
- 然而,ADX最近趨勢下降,信號顯示儘管股票創下歷史新高,短期上升趨勢可能出現弱化。
- 如果ADX降至25以下,可能進一步確認趨勢削弱。
如何有效使用ADX
補充基本面分析:
- ADX應在以基本面為基礎的更廣泛的投資框架下使用,例如全球經濟和商業週期。
監測矛盾信號:
- 儘管ADX描繪了樂觀前景,但與之矛盾的信號,如在上升市場中下降的ADX,應仔細分析以發現潛在的弱點。
牛市和熊市趨勢:
- 將ADX線的強度讀數與DMI+和DMI-結合使用以確認趨勢方向:
- 當ADX上升且DMI+ > DMI-時,顯示強勁上升趨勢。
- 當ADX上升且DMI- > DMI+時,顯示強勁下降趨勢。
Ichimoku雲
了解Ichimoku雲指標
Ichimoku雲,也稱為Ichimoku Kinko Hyo,是一種綜合技術分析工具,將支撐、阻力、動量和趨勢信息結合到單一圖表中。它利用五個不同的圖線和一個「雲區」(即Senkou A和Senkou B之間的區域)來提供對市場趨勢和潛在交易信號的見解。
關鍵組成部分和計算
TenkanSen(轉換線):
- 計算公式:(高+低)÷2,默認期為9。
- 角色:類似移動平均線的短期指標。
KijunSen(基線):
- 計算公式:(高+低)÷2,默認期為26。
- 角色:與TenkanSen搭配使用的中期指標。
Chiku Span(落後線):
- 計算公式:將收盤價向後移動26個時段。
- 角色:顯示歷史價格趨勢的落後指標。
Senkou A(前導線A):
- 計算公式:(TenkanSen+KijunSen)÷2,向前移動26個時段。
- 角色:在上升趨勢中形成雲的上邊界。
Senkou B(前導線B):
- 計算公式:(高+低)÷2,使用52個時段,向前移動26個時段。
- 角色:在上升趨勢中形成雲的下邊界。
使用Ichimoku雲進行趨勢分析
TenkanSen與KijunSen之間的關系:
- 當TenkanSen上升至KijunSen之上,表明正向趨勢。
- 當TenkanSen下降至KijunSen之下,表明負向趨勢。
TenkanSen和KijunSen相對於雲的位置:
- 如果兩者都在雲上,趨勢為正。
- 如果兩者都在雲下,趨勢為負。
價格相對於雲的位置:
- 價格在雲之上表示上升趨勢。
- 價格在雲之下表示下降趨勢。
Senkou A和Senkou B:
- 當Senkou A在Senkou B之上時,上升趨勢在加強。
- 當Senkou A在Senkou B之下時,下降趨勢在加強。
Ichimoku雲的交易信號
加強買入信號:
- 當TenkanSen超過KijunSen,且TenkanSen、KijunSen和價格均高於雲時發生。
加強賣出信號:
- 當TenkanSen跌破KijunSen,且TenkanSen、KijunSen和價格均低於雲時發生。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和指數移動平均線(EMA)
了解簡單移動平均線(SMA)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是技術分析中的基本工具,用於分析趨勢、平滑價格數據及產生交易信號。SMA 是在特定期間內某資產價格的平均值,並在圖表上每新增一個時段時更新其數值。由於它會隨著新增數據點不斷調整,故稱為「移動」平均線。
SMA 的主要特徵
趨勢辨識:
- 上升趨勢:SMA 上移。
- 下降趨勢:SMA 下移。
- 常見時段:
- 200 時段 SMA:長期趨勢的指標。
- 50 時段 SMA:顯示中期趨勢。
- 短期 SMA(如 20 時段):揭示短期趨勢。
平滑數據:
- SMA 通過平均數據點來平滑價格波動及指標。
- 較長期的 SMA 線條更平滑,但會有較大滯後。
- 較短期的 SMA 對價格變動反應更迅速,但可能需要更平滑的效果。
價格穿越 SMA:
- 當價格穿越 SMA 時,通常產生交易信號:
- 價格高於 SMA:可能表示買入機會或建議回補空倉。
- 價格低於 SMA:可能表示賣出機會或退出多頭倉位。
_and_200-day_(white)_simple_moving_averages_with_price_movements_highlighted.jpg)
SMA交叉策略:
- 當不同周期的SMA交叉時產生信號:
- 短期SMA上穿長期SMA:做多(看漲信號)
- 短期SMA下穿長期SMA:做空(看跌信號)
SMA的工作原理
SMA是按指定期間的價格平均值來計算的。例如,50日SMA計算的是過去50根K線的收盤價平均值,隨著每根新K線的出現,形成一條不斷移動的線。
SMA的實際應用
識別趨勢強度:
- SMA線的斜率和方向有助於判斷當前趨勢的強度和持續時間。
過濾噪音:
- 通過平滑掉小幅價格波動,SMA幫助交易者專注於整體市場走勢,而不是對每一次價格變動做出反應。
觸發信號:
- 價格-SMA交互:當價格和SMA交叉時,通常表示潛在的趨勢逆轉。
- SMA-SMA交互:例如“金叉”(短期SMA上穿長期SMA)或“死叉”(短期SMA下穿長期SMA)等策略指出可能的進出點。
理解指數移動平均線(EMA)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是移動平均線的一種,它和簡單移動平均線(SMA)一樣,測量指定期間的趨勢方向。但是,與SMA不同的是,EMA對更近期的價格數據給予更大的權重,使其對價格變動反應更快。
EMA的主要特點
更快速的反應:
- 由於加權計算的特性,EMA比SMA對價格變動反應更迅速,有助於更早識別趨勢。
- 這種靈敏性增強同時也是優勢和缺點:
- 優勢:更快的趨勢識別。
- 缺點:對短期價格波動和潛在虛假信號更敏感。
解釋規則:
- 用於解釋SMA的原則同樣適用於EMA,專注於它們對價格變動的更快速反應。
如何在交易中使用EMA
判斷趨勢方向:
- 上升的EMA:表示上升趨勢;考慮在接近或跌破EMA時買入。
- 下降的EMA:表示下降趨勢;考慮在接近或突破EMA時賣出。
支撐和阻力:
- 上升的EMA常常充當價格行動的支撐位。
- 下降的EMA往往充當阻力位。
- 這強化了在接近上升EMA時買入,接近下降EMA時賣出的策略。
時機和延遲:
- 像所有移動平均線一樣,EMA無法精確識別價格波動的最高點或最低點。
- 它有助於使交易與整體趨勢一致,但也會引進一定的信號延遲。
- 相比同周期的SMA,EMA提供較短的延遲,使其更具反應性。
實用考量
- 順勢而行:使用EMA確認目前趨勢,並在其方向上進行交易。
- 平衡敏感性與穩定性:雖然EMA提供比SMA更早的信號,但在波動市場中可能產生更多噪音。結合其他指標可提高可靠性。
- 動態支撐和阻力:將EMA作為支撐或阻力水平的能力整合到您的策略中,以優化進出點。
使用技術指標進行策略交易
技術指標對交易者至關重要,可提供市場趨勢,動量和波動性方面的見解。通過結合領先指標和滯後指標,如RSI、MACD、布林帶和斐波那契回撤,交易者可以發展平衡的策略,以有效識別潛在機會並管理風險。雖然這些工具增強了決策過程,但應該與對市場基本面的深入了解以及對交易風險的認識一起使用。根據個人交易風格和目標調整這些指標,將導致更明智和策略性的交易決策。
此處提供的材料未按照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要求編制,因此被視為市場推廣內容。儘管在發布投資研究之前,不受任何買賣限制,但我們不會在提供給客戶之前尋求任何利益。
Pepperstone不保證此處提供的材料是準確、最新或完整的,因此不應依賴。信息無論是否來自第三方均不應被視為建議;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或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邀請;或參加任何特定交易策略。它不考慮讀者的財務狀況或投資目標。我們建議此內容的讀者尋求自己的